文/润基
摘要 :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越来越多的民非组织投身于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秘书长作为此类组织的核心管理者,其发展遇境对组织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民非组织秘书长的角色定位、基本素质、生存状况、发展境遇以及稳定性对组织的影响,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相关秘书长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稳健前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民非组织秘书长的角色定位
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民非组织秘书长的角色定位具有独特性,既需契合民非组织的一般管理要求,又要贴合传统文化研究的特殊需求。
(一)文化传承者
秘书长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需深入挖掘、整理传统文化资源,将其系统化、学术化,通过组织学术研讨、出版专著、开展文化讲座等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社会大众,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
(二)学术引领者
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秘书长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能够把握研究方向,引领学术团队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工作。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不同研究机构、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三)资源整合者
传统文化研究需要资金、人力、物力等多方面资源的支持。秘书长要整合内部资源,合理配置人力、物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拓展外部资源,与政府文化部门、企业、基金会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资金支持、项目合作机会,为传统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团队建设者
秘书长负责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传统文化研究团队。招聘和选拔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热爱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制定团队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团队文化,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研究热情,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秘书长具备能胜任工作的基本素质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传统文化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熟悉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体系,了解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技艺等文化表现形式,能够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二)扎实的学术能力
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或组织学术研究项目,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数据分析等,能够运用现代学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
(三)出色的管理能力
熟悉民非组织的管理流程和规范,具备战略规划、团队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能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高效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
作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对外窗口,秘书长要与政府部门、企业、基金会、媒体、学者等各界人士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够清晰地表达组织的使命、愿景和研究成果,争取各方支持,提升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三、生存状况
(一)资金短缺
社会组织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和热心者的少量资助参与者的奉献。由于传统文化研究显现不了经济效益,难以吸引大量资金作为保障,导致研究经费紧张,影响研究项目的开展和团队的稳定。
(二)人才匮乏
传统文化研究需要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扎实学术能力的专业人才,但这类人才相对稀缺。同时,由于民非组织的薪酬待遇几乎为零,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导致工作团队人员流动频繁,影响研究工作的连续性。
(三)社会认知度低
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公众对其研究工作和成果了解较少。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研究存在误解,认为其是“阳春白雪”,与现实生活脱节,导致组织在争取社会资源和支持时面临困难。
四、发展境遇
(一)研究成果转化困难
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多以学术论文、专著等形式呈现,其转化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存在较大难度。如何将传统文化的智慧融入现代社会治理、文化产业发展、教育体系等,是秘书长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尽管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给予了一定政策支持,但针对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民非组织的专项政策较少,税收优惠、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限,影响了组织的发展壮大。
(三)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传统文化复兴,越来越多的机构涉足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业等。民非组织在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相对薄弱,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如何突出自身特色,提升竞争力,是秘书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其稳定性对于民非组织的发展影响
(一)战略规划的连贯性
秘书长的稳定任职有助于保持组织战略规划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能够持续推动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避免因人员变动导致的战略调整,确保组织在长期发展中稳步前行。
(二)团队建设的稳定性
稳定的秘书长能够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减少人员流动,保持团队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提升团队的整体战斗力,为传统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资源积累的持续性
在资源整合方面,稳定的秘书长能够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争取资金、项目、人才等资源支持,为组织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社会形象的稳定性
作为组织对外沟通的重要窗口,秘书长的稳定任职有助于提升组织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能够通过持续的宣传推广,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为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建议和寄语
(一)坚定信念,坚持长期主义
传统文化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秘书长要坚定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树立长期主义思维。不因短期困难而动摇,持之以恒地推动组织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保存自我,行稳致远
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秘书长要保持自我,不盲目跟风。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自身优势,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行,避免急功近利,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守初心,经受住诱惑
面对各种利益诱惑,秘书长要坚守初心,牢记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不为短期利益所动,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研究项目中,确保组织的发展方向不偏离轨道。
(四)明辨是非,不随波逐流
在文化研究领域,各种观点和思潮纷繁复杂。秘书长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文化研究方向,不随波逐流。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健康发展。
(五)筑牢群众根基,培育优质力量
秘书长要注重与社会大众的互动,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公益培训、文化展览等活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增强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同时,积极培育志愿者、文化爱好者等优质力量,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
(六)提升自我,能力至上
秘书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关注行业动态,提升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更强的能力驾驭组织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七)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秘书长要注重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项目,选择有潜力的合作伙伴,选择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机遇。正确的选择能够事半功倍,为组织的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结语: 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民非组织秘书长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肩负着重要使命,其发展遇境对组织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坚定信念、提升能力、注重选择等努力,秘书长可以克服困难,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与组织的健康发展。希望每一位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民非组织秘书长都能在公益事业中坚守初心,为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5·3·15
作者简介:吴瑞贤(笔名润基)男 1957年9月出生,安徽省蚌埠人,高级经济师职称。1973年12月起服役于南京军区守备一师两栖侦察队(6397部队11分队)、上海警备区两栖侦察部队(83327部队)。2017年前先后供职在县乡镇企业管理局、中小企业发展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单位。在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秘书长岗位义工12年,积极努力实践,先后两次被省社会组织总会授予“全省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称号,两次被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授予“省级社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现任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秘书长、党支部书记。